0

想要得不到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Saturday, November 28, 2009 in


想要得不到

想要的得不到
幻滅的過往卻緊緊抓住我不放
想要的夢太大但我的心太小怎麼都抓不牢
想要的總是沉默
時間沒有一刻停下來等我
想要的一切瞬間流走
怎麼想怎麼覺得虛空

這世界的尖銳太多
我不是全都能承受
要是我又表現的冷漠
全是因為我內心在退縮



其實我都知道,只是還是會失落。
想得到的只是一種肯定。

0

有邊讀邊 原來係錯架?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Wednesday, November 25, 2009 in
昨日看報紙,才知道「有邊讀邊 」真的會教壞人。
想知道自己中文水平,不妨做以下的測試,看你讀對多少個。
褫奪 (褫音齒)
繾綣 (繾音遣)
冗長 (冗音湧)
伉儷 (伉音抗)
遏止 (遏音壓)
乾涸 (涸音確)
售罄 (罄音慶)
猝死 (猝音撮)
骨骼 (駱音格)
抽屜 (屜音替)
酣睡 (酣音含)
劉以鬯 (鬯音暢)
轉捩點 (捩音列)
休憩 (憩音器)
尸位素餐 (尸音屍)
噤若寒蟬 (噤音禁)
身陷囹圄 (囹圄音零語)
舐犢情深 (舐音徙)
震古鑠今 (鑠音削)
贍養費 (贍音善)
皮膚白皙 (皙音色)
如火如荼 (荼音途)
病入膏肓 (肓音方)
汗流浹背 (浹音接)
搓圓揿扁 (搓音初)

我呢? 只答對了14個。

0

蘇打綠 - 相信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Tuesday, November 17, 2009 in


每次心情很壞的時候,都會重覆的播著這首歌。
特別是聽到這兩段歌詞的時候,總是能讓我cheer up起來。


總是得到很多 多到麻木自我
竟然差一點就忘記 手掌裡要有更多呼吸
曾經失去很多 多到放棄自我
黃昏最後一盞燈亮起 來得及撐開眼睛

我會永遠相信 開始掉下的淚
你和我的世界 痛褪去更清晰
我會永遠相信 不完美的完美
不管什麼世界 距離不是距離

第六屆香港亞洲電影節 Part 4 - 查無此人 + Dev. D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Thursday, November 05, 2009 in


查無此人

郵局每天都要處理上百封因為收件者姓名或地址不詳而無法投遞出去的「死信」,稽查員鄭明的工作就是要想辦法「救活」這些死信。因為過往的遺憾,鄭明一直堅守著他的信念。
沉默內歛的女中高生方瑜,無意中跟熱情開朗的可可成為好友,逐漸打開她的心房。然而,因為不想面對可可提出的請求,方瑜沒有接起可可自殺前撥的最後一通電話。
最後,一封只有收件人名字的「死信」,把他與她聯繫起來。

片中的方瑜不喜歡做選擇題,說穿了只是害怕作出抉擇和承擔責任。一方面,她不認同可可提出的請求; 另一方面,卻又不想傷害可可。然而,她卻沒有發現,原來還有別的選擇。
如同片末天台的一幕,當我們用放大鏡看四周,才發現這個世界有很多的可能性。要怎樣生活,用什麼態度,是我們自由去選擇的。人生是自己的,沒有人需要為別人的人生負責。

故事很簡單,沒有煸情催淚的情節,藉由兩段故事的互動帶出現代人際關係疏離與青春期的迷失。雖然劇情渲染力不夠、人物刻劃也不細緻、替台灣郵局打廣告意味太濃; 卻喜歡劇本的題材和個別場景的心思。

P.S.: Google此片時看到有人提及鄭芬芬的新片《聽說》 ,還蠻想看的,猜不到11月19日便在香港上映,真巧喔!

延伸閱讀
1. 台北電影節: 《查無此人》 重獲新生的力量
2. 《查無此人》 - 原來郵差可以這麼浪漫
3. 查無此人: 綠葉的重量




Dev. D 後現代激情

改編自印度經典愛情悲劇《Devdas》,本來還密切期待Bolloywood片中的歌舞,卻猜想不到原來此片真的如中文譯名一樣,以後現代的手法拍攝,感覺就像把十數段音樂錄影帶拼湊在一起。

P.S.: 看來要看過由SRK主演的《Devdas》才會有更深體會吧

延伸閱讀
1. 半雅書房 - Dev D

0

第六屆香港亞洲電影節 Part 3 - 紀子之食桌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Wednesday, October 21, 2009 in


影片分為五個章節,每一段以其中一個主要角色為焦點,用獨白的方式交待他們的故事。
而最後一個章節則是四人聚首餐桌的最後戲碼。
Chapter 1 - 紀子
跟一般十來二十歲的青少年一樣,紀子渴望長大。她討厭嚴肅古板的父親、刻板沉悶的小鎮,
重遇兒時玩伴Tangerine更激起她要長大的念頭。於是,她活躍在網絡世界上結交新朋友,終於毅
然離家出走到東京投靠網站上的主腦Ueno 54。
Chapater 2 - Yuka
Yuka是紀子的妹妹,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自紀子離家後,Yuka找上相同的網站,化名Yoko
尋找姊姊的消息。她自以為洞悉一切,可以體會姊姊離家的心情,能猜度父親的舉動。最後,
她留下了一堆線索給父親後也相繼離家。
Chapter 3 - Ueno 54
創立「出租家庭」服務的主腦。她有著與別不同的經歷,自嬰兒時給父母遺棄在上野站的儲物
櫃內,便決意割捨關係,上野站54號儲物櫃成了她的母親,亦是她擷取別人回憶的收藏箱。
Chapter 4 - Tetsuzo
父親Tetuszo一直享受居住在小鎮Toyowaka,每天報導著鎮上發生的小故事。然而,兩個女兒先後
離家出走,妻子不堪打擊自殺,讓這個幸福家庭瓦解。身為記者的Tetsuzo憑藉Yuka留下的線索
,一步步揭開事件的真相。
Chpater 5 - The Knife in my pocket
四人聚首餐桌共晉晚餐的一段,算是影片中一個重要的場景。
在血腥和暴力中,他們都得到了重生。


我們都經歷過反叛的時期,逃離父母希望從同儕間獲得認同感。
我們開始尋找另一個可能性、另一個自己。
然而,在追尋自我的過程中,我們迷失、挫敗,陷入死胡同中。
於是,有人選擇沉溺於網絡世界,扮演著一個新身份,透過假裝來瞞騙自己。

Life is a circle,正正呼應著那個神秘網站 (Haikyo.com)上的圓圈。
而片中不斷重覆地提及著 "Are you connected to yourself?" ,既是回應著導演的前作《自殺俱樂部》,亦連繫著《紀子之食桌》中所談及的自我定位。

人與人之間的疏離關係,現代人的冷漠與空虛,就如同片中的一句對白"Everyone is living in the desert"。
明明是最親密的人,卻又很陌生,就像Tetsuzo一直察覺不到女兒紀子的不快,只沉醉在自己建
構的完美家庭中。這樣的情境不是每天都在上演嗎? 不一定是家人、也可以是朋友、戀人,跟
他們相處時很親密,往後卻怎也回想不起他們臉上的表情,因為我們都太自我,選擇想看到和
聽到,對別人的怒哀樂卻視而不見。
最諷刺的一幕是Tetsuzo花錢租來與自己有真血緣關係的紀子和Yuka扮演朋友的女兒,然而她們
面對親生父親時竟稱呼他為陌生人。殘酷的是,當真實敗給虛構,我們卻只得沉默接受。

「出租家庭」這個概念在戲中演來就很病態 ,這群「出租家庭」的成員都各有自己的家庭和故
事 ,卻甘願放棄血緣關係的牽絆,每天扮演著陌生人指定的角色。他們販賣親情的同時,又從
客人身上換取慰藉和溫暖。
其中有一幕是Ueno54跟一個自稱是其親生母親的女人見面,對於眼前人的內疚與自白,她完全
麻木,反而責備對方出錯,沒有扮演好母親的角色。對於她而言,生活只是一場無休止的角色
扮演,現實中的關係比模擬的更不堪。

很多人談論《自殺俱樂部》和《紀子之食桌》兩者的關聯,在我看來後者是前者的延續篇。只
是,這次探討的主題從「自我疏離」延伸至「家庭崩解」的層面。許多出現在《自殺俱樂部》
的迷團,都一一在片中得到答案。
片子中一再強調自殺俱樂部其實並不存在,只是社會中沒有人願意正視病態的存在,反而執著
於陰謀論。對於Tetsuzo,他認定54個女高中生跳軌自殺是自殺俱樂部所策劃的;然而對於
Haikyo.com的成員,她們的死只是尋常的事件,就如一個社會中總有人得飾演著受害者的角色。

延伸閱讀:
1. 販售親情《紀子,出租中》
2. 紀子,出租中
3. Noriko’s Dinner Table (紀子之食桌) [2005]
4. 《紀子,出租中》-- 家庭的幻滅

0

第六屆香港亞洲電影節 Part 2 - 自殺俱樂部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Saturday, October 17, 2009 in


會看《自殺俱樂部》,主要是網絡上談及《紀子之食桌》時,總會提及兩者的關連。

電影的第一幕極為震撼,54個女高中生手拉手臉帶微笑集體跳軌自殺,快速行駛而過的列車無情地輾過她們的身軀,鏡頭下血肉橫飛。
幸好早有心理準備,不然可要大倒胃口。

故事發展下去,自殺數字不斷上升,警探無從入手。然而,現場遺留下的白色保齡球袋內,藏著一卷用針縫起的人皮,似在預告著這個集體自殺現象背後的陰謀。

影片中穿插大量自殺情節:
一群中學生柴娃娃起哄要挑戰54個女中生跳軌;
路邊攤小販服藥、表演中割喉的藝人、家庭主婦入廚時自殘身體;
四個女生談笑後決定一同上吊自殺;
警探一家的悲劇;
一連串看似獨立的自殺事件,卻又緊緊扣在一起。

看到末段,親眼目睹男友自殺的女生無意中發現事件背後的關聯 - 少女偶像團體Desert。
而眾人口中的「自殺俱樂部」,竟是由一群小孩所策劃組成,他們透過網絡和當紅的少女團體向人們傳遞著鼓勵輕生的訊息。

電影的結局沒有交待自殺事件的終結,留下了一個個的疑團。
到底這個集體自殺的現象,真的是少女偶像Dessert的歌曲和海報潛移默化的結果,還是單純的社會病態?
或許,所有人的自殺都是沒有預謀的,只是一連串的巧合。
當人失去了與自己的聯繫,對生活感到疲憊、空虛,只好盲目跟從社會扭曲的價值,最後產生輕生的念頭。所以,片中不斷出現同一個問題 "Are you connected to yourself?"。

同樣是賣弄血腥,我對《自殺俱樂部》感覺比《饑渴有罪》更強烈。
看畢以後,那種不安感一直沒有消散。

延伸閱讀:
1. 電影《自殺循環》觀後感(上)※含圖※
2. 血肉無法模糊的存在價值 - 園子溫《自殺俱樂部》
3. 自我關係的辯證:園子溫《自殺俱樂部》

P.S.: 一連兩天看了《饑渴有罪》和《自殺俱樂部》,心情也郁悶起來,好想吐。

0

第六屆香港亞洲電影節 Part 1 - 饑渴有罪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Saturday, October 17, 2009 in


《饑渴有罪》 Thirst
官方網頁

愛情、原罪與救贖間的相互拉扯

吸血鬼題材的電影多不勝數,荷里活拍過的有《驚情四百年》、《Underworld》、《吸血新世紀》等;而此片成功之處是為此題材找到一個新角度,以基督教為背景,描述信仰和慾望間的掙扎。

於角色設定上,影片把兩個矛盾的角色結合在一起,為上帝奉獻一切的神父尚賢自願參加醫療實驗,受到病毒感染奇蹟生還卻變成吸血鬼。成為實驗的生還者,他聲名大嘈,一方面引來大批信眾膜拜,另一方面卻陷於信仰規條與慾望的爭扎中。他要靠飲血維生,卻為信仰所不容。同時,巧遇兒時玩伴惠宇和他太太泰珠令他墮進情慾旋渦中,最終踏上撒旦之路。

影片內用不少片段刻劃了尚賢穿梭在神父與吸血鬼者的心理爭扎及轉變。尚賢由當初對慾望的厭惡而自虐,到後來迷戀上泰珠後,沉溺在兩人的情慾之歡內,甚至讓他願意拋開一直信奉的道理倫理觀念;這當中的複雜情感,把人性的善與惡和對慾望的渴求完全表露無遺。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泰珠變為吸血鬼後病發,尚賢為她召來醫生,原來竟是為了讓她能吸取鮮血。

相比起前作,《饑渴有罪》中有更多血腥、暴力和激烈的性愛場面。
當中最震撼的一幕,是尚賢扼殺泰珠後懊悔,企圖用自己的血救活她,在輸血的同時又忍不住吸她的血,兩人互相吸對方的血,當中的愛恨糾纏,讓我感到很不安。

說來奇怪,我一直不愛看血腥暴力作品,卻又看過朴贊郁的「復仇三部曲」:《原罪犯》、《復仇》、《親切的金子》。

P.S.: 在網站中看到朴贊郁從十年前便開始構思拍攝《饑渴有罪》,當時他早向宋康昊邀約演出,但卻覺得當時的宋康昊太過於年輕,無法傳達神父內心糾結的情感,只好作罷。

延伸閱讀:
1. 饑渴誘罪 Thirst

0

W創作社 - 我不快樂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Tuesday, October 13, 2009 in


我不快樂

你討厭現在的生活嗎?
我的工作不太賴,起碼仍可得到讚賞或批評的可能。
我的薪水算不錯,起碼每季還可買下兩件「玲姐」的新衫。
我的感情不算太壞,起碼還未到討厭與對方造愛的階段。
我的朋友不算少,起碼酒醉酒醒時也有傾談對象。

但我不快樂……我就是知道。


梁祖祖繼《攣到爆》後的第二齣獨腳戲,今次不以娛樂掛帥,改為探討一個香港人最有切膚之痛的心理問題: 生活不快樂。
男主角李偉杰跟營營役役的香港人沒兩樣,每天上班下班,收入不過不失。
直到某一天,他從錄像中再認識面目模糊的自己。
他嘗試改變生活方式,但在別人的眼中,他依舊活得不快樂。
最後,他把心一橫「殺掉」過往的身份,改名換姓以一個讓人羡慕的身份開始新生活。

然而,是不是換個身份,就能改變一切?
由李世杰成為加藤鷹次朗,他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新生活。
可是欺騙了所有人,卻騙不過自己,一直困擾著他的夢魘依然如影隨形地跟隨著他。
他依舊活得不快樂。
想捨棄的舊記憶,時刻提醒著他過往的牽絆。多年來,他一直痛恨年輕時拋棄他的父親,一次偶然的相遇,令他轍底的崩潰。最後,他鼓氣勇氣面對自己的過去,原來一直讓他作繭自縛的只是自己的執著。

每個人對快樂的定義也不一樣,然而,生活於這個世代,卻少不免被社會的價值所同化。於是,快樂建基於物質之上,變成可以量度的單位。可是,那是真正的快樂嗎?
沒有人知道答案,因為快樂不是一條通用的公式。正如,人生有無數的可能性,跳出自己設下的框架,才能重新出發。
因為,You're the only one person who can determine the shape of your life.


一直看W創作社的作品,最怕是它們的結局總是草草了事,虎頭蛇尾。
慶幸的是,整個劇本的起承轉合都做到了預期的效果。
然而,奇怪的是,我卻沒有預期中的感動。

看畢後,我反覆地問思索究竟問題出在哪裡。
是題材不能引起共鳴嗎? 對於都市人的空虛寂寞,生活枯燥無味,正是我處於的死胡同中。
是演員不夠感染力嗎? 看著梁祖祖賣力的演出,特別是在謝幕時拉奏小提琴一幕,便讓我深受感動。

或許只是相同的戲碼看得太多,看得出W創作社作出了少新嘗試 - 加入肢體動作演釋。
然而,基於市場的考慮,W創怍社的作品一直以相同的公式編排: 前半部份搞笑,充滿娛樂性; 後半部份以較嚴肅的語調交代劇本的Message。感覺就如同的荷里活電影,計算太多。
同時,就劇情來說,此劇可發揮的空間還很大。
希望在十周年回歸原點的《戀愛總是平靜地意外身亡》能再看到讓我熟悉的W創作社,不過唔知買唔買到飛呢?


劇中梁祖祖拿《超級巨聲》開玩笑,唱了解脫,很貼題:
解脫 是肯承認這是個錯 我不應該還不放手
你有自由走 我有自由好好過

解脫 是懂擦乾淚看以後 找個新方向往前走
這世界遼闊 我總會實現一個夢

0

Blythe CWC Exclusive - Beatrice Vest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Friday, September 25, 2009 in


鍾意她個Ear Muffs同outfit。
不過,Beatrice Vest係第一隻發行的"CWC Exclusive for Asia & CWC",即係專為Blythe亞洲Fans設計的限量版,估計應該好難買到...

Blythe|News

0

超級巨聲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Wednesday, September 23, 2009 in


估唔到超級巨聲捧紅既唔係一眾參賽者,而係...官恩娜。
自星期天的超級巨聲播出後,不少網絡討論區也談論著她出色的演出

Ella剛出道時,其性感形象和負面新聞,作為女性的我自然不會對她有多大的好感
直至前陣子看她上星光同學會的節目,原來她又真係幾男仔頭,才對她改觀了不少。
往後再看她和轁轁主持的飲食節目,亦覺她是那種率直爽朗既人。

想不到,Ella 在超級巨聲中演繹Endless Love 更讓我眼前一亮
認同Mark Lui講個句"我唔知道你唱歌咁好聽架,仲以為你係偶像派"
而Ella回應森美"我頭先唱到好有口感",真的很惹笑。
不過,能否憑此一炮而紅,還是得靠運氣。

延伸閱讀
1. 石先生部落 - 官恩娜精華全集(更新)
2. >麻利亞 - 超級巨聲
3. >鹿米館 - 無線能否捕捉到這次官恩娜現象

2

破地獄與白菊花 鬼節版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Tuesday, September 22, 2009 in


死亡,一直是中國人所忌諱的話題。
活到這個年頭,總會出席過喪禮。 然而,對於喪禮上進行的儀式和用品,卻知道得很少。
正如,由細到大,我也不明白為什麼殯儀館又俗稱為大酒店。

黃詠詩藉由她嫲嫲離世的故事,娓娓道出喪禮上的二三事。
關於喪服、關於喪禮上的神秘儀式;
她以黑色幽默的調子談論這個嚴肅又傷感的話題,是「笑中有淚、悲中帶喜 」。

傳奇般的家族背景
人山人海黃耀明的新春團拜
醫院病床前的告別
打齋燒金銀衣紙的繁文縟節
擔旛買水、破地獄、金銀橋、孟婆湯等道教喪禮儀式
黃詠詩以一個半旁觀者的身份講述出喪禮中的點滴與箇中感受

而台下的我,腦海中浮現出外婆外公離世時的情境。
那時年紀尚小,記憶早已變得模糊,卻猶記得零碎的片段。
印象最深的竟然是那朵綠色的頭花,點解一眾表姐所戴的是藍色,而我戴既就係綠色呢?
吵耳的誦經聲和靈堂上的煙霧迷漫,薰得眼睛紅紅,我卻暗自慶幸不用硬擠眼淚來迎合四周感傷的環境。
是的,我跟外公外婆的關係一向疏離。更精確點,是有點討厭,特別是作為女兒身在母親的家族裡所受到的不平遭遇。
相類似的經歷,卻有著不一樣的感覺。

整套話劇沒有華麗的佈景,只有一個小巧的行李箱,裝著設計精美的喪禮用品。
而選在香港話劇團的黑盒劇場上演,既縮短演者與觀眾的距離,亦能增加兩者互動性。
願黃詠詩能繼續為此劇注入新元素,每年re-run一次,好讓更多觀眾能欣賞。

我相信,最後的對話,是告別,也是她給嫲嫲最好的道別禮物。

延伸閱讀
無疆界劇場 - 《破地獄與白菊花》(清明版)
忠仔 - 破地獄與白菊花

0

旺角街區活化計劃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Saturday, September 05, 2009 in

市建局1億活化旺角5街 金魚街花墟波鞋街 2011年分段動工
(明報)2009年9月1日 星期二

【明報專訊】金魚街、波鞋街、花墟……旺角多條街道除是購物熱點,亦是人車爭路熱點,為改善行人道環境,市建局昨建議耗資近1億元活化5條旺角街道,包括按街道主題鋪設彩色地磚、加置特色雕塑,如金魚形裝飾,並會擴闊街道。至於活化後的街道會否禁止汽車進出,當局於未來1年將諮詢地區及商戶後才決定。規劃署於今年7月公布《旺角購物區地區改善計劃》,當中6個優先開展的街道改善工程,部分工程如俗稱「金魚街」的一段通菜街街景改善工程,將由市建局負責。市建局主席張震遠昨宣布,除金魚街外,當局建議活化花墟道、洗衣街、花園街及奶路臣街,以深化規劃署建議。

鋪地磚增雕塑 切合主題
5條街道將按其特色以「鳥語花香、魚樂天地、消閒購物及動感世界」作設計主題,其中金魚街將鋪設藍色地磚,並會放置金魚或其他魚類形狀的裝飾。花墟道路旁的燈柱則會掛上花籃,增加植物元素,地面鋪設特色地磚及放置以花為主題的雕塑,予人進入花園的感覺。至於有波鞋街之稱的洗衣街和花園街則會加入體育元素,從市建局的波鞋街概念圖所見,街道兩旁掛上運動員的海報,路旁設有運動人形膠板,並可能設有大熒幕播放賽事,以增添街道活力。而貫通「女人街」和「電器街」的奶路臣街會加設特色街燈裝置。

行人路擴闊綠化
5街亦會進行綠化及擴闊街道工程。發展局早前表示,金魚街街景改善工程會把每邊行人路分別擴闊約半米,行車線則由7米縮至6米,同時在水渠道至旺角道的70多個收費表停車位將取消一半。

但張震遠表示,街道擴闊工程的具體細節,如會否把街道定為行人專用區,將待當局委託顧問進行研究,及諮詢區議會和商戶等才決定。他指工程不會清拆建築物,會盡量減低對商戶的影響。他強調活化工程可改善行人環境,相信長遠可為商戶吸引更多客源,經濟效益會高於1億元。

市建局預計工程將於2011年分階段實施,油尖旺區議會交通運輸委員會主席侯永昌表示,區議會一直認為有關街道太窄,特別是金魚街,車路兩邊經常泊滿汽車,令路面更擠迫,除擴闊路面,他希望工程會增設路牌,「其實這些街道太擠迫,長遠會逐步變成行人專用區」。


到底是什麼人提出「活化」這個點子?
先有發展局文物保育處推行的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
再來的是市建局一堆舊區活化項目和十大地區活化工程;
前陣子又提出「貼錢」半億活化虎豹別墅、耗資六億元活化有「香港威尼斯」之稱的大澳水鄉;
近日又再公佈旺角街區活化計劃。

彷彿所有計劃只要加上「活化」一詞,就能為其注入新生命和動力。
到底是政府官員太天真,還是我們對於「活化」一詞的定義不一樣?

再看市建局建議以「鳥語花香、魚樂天地、消閒購物、動感世界」作為旺角街區活化計劃的設計主題,讓我聯想起現今的樓盤商場廣告,不也正正是打正旗號集娛樂消閒購物於一身?
這種徒具外穀卻沒有靈魂的活化計劃,到底還要談多久?

本人對於旺角一向又愛又恨,
愛的當然是它的方便,幾乎什麼樣的東西也可以在這裡找得到。二樓的書店、琳琅滿目的商店、形形式式的美食;它們構成一個獨特的文化社區,正正是香港匯集多元文化的寫照。
恨的是在炎炎夏日三十多度的高溫下,走在人多擠迫的旺角,真的讓人透不過氣來。
然而,倘若有外地朋友到港來訪,我還是會推介他們到旺角走一圈,好好感受一下這種鮮活的地道生活。
只要想到它又會變得面目全非,也只好輕嘆吧!

延伸閱讀:
John Scave - 市建局與我
只有活化政府,才能活化古蹟、城市和樹木

0

風車草劇團 - Shadow Box 影子盒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Sunday, August 16, 2009 in


當我消失之前,我要你記住這個我!

Life is that only when someone you love dying,
You finally understand why you are living
生命中最放不低的不是自己,
而是你身邊最疼愛的人!

Shadow box 影子盒是叫人驚歎的魔術。當魔術師請助手入去一個盒內,拉起四塊布幔,在光和影之中,咒語一念,門再張開,原本裡面的人就消失了。你、我、他都總有一天就要走進這個shadow box 然後就 「消失」,但在消失之前,最讓你放不低的會是什麼?

三間屋,三個影子盒,三段放不低的故事,牽引出千絲萬縷人性的感覺。

風車草劇團官方網站


風吹草劇團今次挑來著名劇作家Michael Cristofer的"The Shadow Box"搬演,題材一改以往的輕鬆喜劇作風。
關於死亡,我們總是避諱不談。然而當這一刻真的來到時,妳會如何面對?

三個面臨末期癌症病人的故事,帶出三種不同面對死亡的人生觀。
由梁祖祖飾演的爸爸阿Joe,在人生的最後一段路,最希冀得到的是最愛的妻兒Maggie和十四歲兒子的陪伴。然而,Maggie 拒絕接受Joe身患絕症的事實,佯裝平常地過活。對於死亡,我們否認,我們逃避,期望奇蹟的出現,但更多時候,還是得學會面對。不得不讚飾演Maggie 的蘇青鳳,她的演出比梁祖祖更亮眼。

而湯駿業所飾演的男妓Mark 在低潮時遇上同性詩人Brian,肩負起照顧他的責任。但Brian前妻Beverly突然來訪,讓平靜的日子泛起暗湧。Beverly 樂觀熱情的性格,與沉鬱內斂的Mark 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也引起了他倆的衝突。目睹Beverly與Brian的互動,Mark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樂意或合適來承擔這個重任。而Brian 雖然坦承地面對自己死亡的事實,也積極地善用每分每秒來完成自己的願望,卻始終不願洩露自己的情感。

印象最深刻的那段,是邵美君飾演的女兒Agnes 花了一生照顧行動不便的媽媽范老太,默默忍受著媽媽的壞脾氣和無理要求,卻發現原來她心中惦掛的只有二女Claire。能再見離家出走的Claire 一面的希望,是范老太堅持活下去的理由,卻也是讓Agnes 痛苦的原因。Agnes 陷於對媽媽的關愛和年復一日被冷漠的情緒中,她疑惑,她猜忌,卻找不到出口。 邵美君把Agnes 內心的矛盾爭扎演釋得淋漓盡致,也讓此段故事更有看頭。

而貫穿三個故事的,是只聞其聲的訪問者。他以一個旁觀者的角色,分別與三個病人對話。
與其說是訪者與受訪者,不如說是與自己的內心對話。道理我們都懂,只是有多少人會願意靜下來,每天傾聽自己的聲音,問問自己心底的感覺,問問自己的需要,好好處理自己的情緒。

「 影子盒」對於人的得失、沮喪、憤怒各種複雜的感情描寫得相當細膩,確是難得一見的好劇本。
而演員們真誠動人的演釋,深深地觸動了我心。看著他們全情投入演出,也不禁為他們而汗顏,畢竟此劇中各人情緒的高低起伏很大,要重覆每天演釋應該不容易吧。

不要在最後一刻,才
來不及發現自己所擁有的
來不及珍惜身邊所愛的人
來不及勇敢面對自己

p.s.: Google有關"The Shadow Box" 的資料時才發現香港話劇團曾在1996年演出此劇,劇名為<明月明年何處看 The Shadow Box> ;導演為鍾景輝,而謝君豪更演出Mark一角。

0

沒事多喝水,多做好事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Thursday, August 06, 2009 in


前陣子在論壇上看到這張大碟,被其封面所吸引。
Google了一下歌手Waterman的資料,才發現此專輯背後大有理念。
他用音樂來發聲,唱出做好事的理念,唱出對地球的愛,
透過全人類共通的語言,感動妳我他踏出拯救地球的第一步。
而此專輯的音樂收益將全數捐給聯合勸募協會。



他的行動說起來有點瘋狂,但卻不得不佩服Waterman的勇氣與對理想的堅持。
正因為他的熱情,才能深深地感染身邊的人。
倘若此君身處香港,必然引起傳媒增相報導,再追加一堆外號。

讓我們用最簡單的行動來支持,踏出拯救地球的第一步 - 「沒事多喝水,多做好事」。

P.S.: 我也好想要那頂無暇白淨的好人帽喔~

Waterman的好事基地
Waterman好事環島愛台灣
好事15全紀錄

0

志雲中伏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Sunday, August 02, 2009


相比起無記婆婆媽媽的電視劇,呢場免費電視牌照中期檢討公聽會仲有娛樂性。

0

還能再 愛嗎?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Friday, July 10, 2009 in
一直很喜歡橘子的小說,特別是文案。
看著那段短短的文字,總是帶著淡淡的哀愁。

而最近常常想到的,是<還能再 愛嗎?>的這一段。

「不是時時刻刻



難免有這時刻

我們望著鏡子
我們問著自己
孤孤單單的我們

還能 再有被愛的機會 嗎?」


橘子文字債

1

Notes on July 2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Thursday, July 02, 2009 in


上星期終於收到早前訂購的 CD 和 Havaianas Sandals。
很喜歡拆開包裹的那一刻,有那麼一點的驚喜。

0

樂施會10億個夢想 Oxfam One Billion Dreams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Wednesday, June 24, 2009 in


從朋友處得知樂施會舉辦「夢想.搜尋之旅」公開招募青年大使,而目的地正正是印度。
透過為期8天的山區考察,青年大使需從中協助樂施會推廣扶貧訊息;於旅程結束後,再透過各種媒介分享當地貧窮人的夢想、旅程感受和體驗等。
參加方法彷效澳洲的絕世筍工,申請者需以短片、相片或文字作自我介紹和解述對活動的相關看法,作品會被放在網絡以供網友公開投票,最後五強將被獲邀參加面試。

詳情可參考官方網頁

雖然有點心動,然而青年大使名額只有一個,截止日期又在月底,太難了吧! 還是努力儲錢好了。

0

Jamie Oliver 與社會企業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Saturday, June 20, 2009 in

轉載自 葉一南 - 中環人食錄 Jamie Oliver (二之一)

今天是星期二,要嚴陣以待。


早上的工作會議不能太冗長,下午一時前,必然要散會。午飯時間亦不可安排lunch meeting,因為這一天,我會留在自己的辦公室,睡一個午覺。到了黃昏六時正,是時候喝一杯濃茶。下班之後吃晚飯,不能太飽,怕飯氣攻心,只要努力捱過晚上十時半的上床時間,一切好辦。半夜十二時,準備就緒,一,二,三,開電視。

吓?搞了一整天,就為了看電視節目?無錯。但這不是普通的節目,這是英國名廚,Jamie Oliver 辦的社會運動節目。上個月播完墨爾本的「 Fifteen Restaurant 」最後一集,看得我眼濕濕 (我必須強調,平時我是挺 cool 的),最近播的是 Ministry of Food,差點笑死。Jamie Oliver 的烹飪節目,大家看過,這幾年他組織的社會運動,大家亦可能零碎地聽過,今天,我再介紹一下。

Jamie Oliver 成名之後,第一個社會企業在2002年建立,叫「 Fifteen 」。餐廳的理念是這樣的:社會有年青人失業,濫藥和犯罪等問題,解決方案一,政府安排社工援助,開解輔導他們,希望這些年青人終有一日「不藥而癒」。方案二,Jamie Oliver 認為提供一個有地位兼賺到錢的身份給他們,令他們不得不發憤用功,效果應該更為有效。而廚師這個職業,是很對口的選擇,年青人們不須要懂數、理、化、電腦,不講學歷,只要喜歡食物,肯努力就行。於是這個儍佬,招聘了一班問題青年,進行了十八個月的訓練,只要能夠畢業的,一律招聘為廚師。

第一次看這個節目的時候,我心想,又是一個真人騷,玩得真大,幾百萬投資,飯館開了,以後怎收科?我們做餐廳的,知道做餐廳的難處。請一班有心有力的專業廚師回來,也不易管理,更何況請一班沒經驗的問題青年?如果大家有看過節目,知道這班年青人,男的運毒,打架,持械;女的啃藥,自殘,是未婚媽媽,坦白說,聽見也頭痛,怎會相信他們最終能成為一家高級餐廳的大廚?

正如大家所料,節目初段,困難重重。訓練剛開始,那些最初叫得最大聲,誓神劈願要成為專業廚師的參加者,第一時間失蹤、遲到,躁狂的繼續躁狂,啃藥的繼續啃藥。怎辦?Jamie Oliver 說,訓練廚師他們有經驗,做社工,他們真的不懂。去到這階段,只剩下一招,愛心療法,死不放棄,救得一個得一個。

本來我們這些本着看表演的觀眾,亦緊張起來,禁不住為同學們打氣:Jo 的味覺很敏銳,要努力呀;Lloyd 對食物有熱情,心有火,一定要堅持下去;Kerry-Anne,肥妹仔呀肥妹仔,只差最後一步,妳怎能現在投降?節目慢慢看下去,我們這班餐館佬也服了起來。Jamie Oliver 用的是真心,夠韌力,我們不得不相信,有一些年青人,會因為他而改變一生。

結果?結果有15 名學生畢業,Jamie Oliver 因此將餐廳取名「Fifteen London」。我有兩位朋友去過,一位說早餐很好,一位說午餐不錯。之後三年,Fifteen Amsterdam,Fifteen Cornwall 及 Fifteen Melbourne 亦陸續開幕。這些年來,有106 位年 青人曾經參加訓練,54 位畢業,40 位繼續做食物的工作,6 位做藝術及新聞工作,2 位讀書,2 位失業,2 位做全職母親,2位失去聯絡。未畢業的,最後也有不少成為廚師。Fifteen 是一間慈善團體,賺的錢用作訓練更多年青人。

上個月電視播 Fifteen Melbourne 最後一集。餐廳開張前請了墨爾本的飲食界名人來吃飯。他們一邊吃,畢業生一邊出來介紹自己的感受。其中一位身形龐大,相貌有點缺陷的女同學說:「來自我們這類家庭,生成我這等樣貌,大家覺得如果我要放棄自己,也是應份的。十八個月前,我也是這樣想。今天不同,因為今天大家盛讚的高級甜品,就是我做的。食物給了我尊嚴。」

這是Fifteen 的故事。做廚師做到Jamie Oliver 那樣,實在令人敬佩。他另外還有兩個社會運動,同樣瘋狂,下次再介紹 。


從飲食男女看到這篇專欄時,不禁聯想到前陣子看過的星期日檔案 - 賺錢的社會企業。

在香港,社企仍在一個起步的階段。跟據去年年底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統計,現時本港大概有280多家社會企業,大部份均由社會服務團體透過申請基金或自資開辦。然而,只有不足三分一能夠達致「自負盈虧」,其中一個為人垢病的是負責營運的社企職員大多缺乏營商的經驗和智慧。

需知道,社企本身就是一盤生意,而做生意的目標當然離不開賺取利潤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負責營運的一眾非牟利機構並不能單單靠社會認同或市民的同情心而生存下去,還需要掌握市場動向和商營機構的管理模式。作為消費者,只要有關服務或產品能有一定的水準和合理的價格,社企仍有其發展及生存空間。

不過,既然牽涉到商業活動,為什麼政府不大力推動私營機構發展社會企業? 談到這裡,又讓我想到信報專欄作家王迪詩提及的發展局的活化歷史建築物伙伴計劃 (註2)。說到底,政府還是怕被冠上「官商勾結」的罪名。

或許,要做好呢份工的一眾高官,真的應該好好向Jamie Oliver借鏡。
同樣的一句話,別人用的是真心,而我們的高官呢?

註1: 跟據民政事務總署的網頁,社會企業(社企)沒有統一的定義。一般而言,社企是一盤生意,以達致某種社會目的,例如:提供社會所需的服務(如長者支援服務)或產品、為弱勢社群創造就業和培訓機會、保護環境,或利用本身賺取的利潤資助其轄下的社會服務。社企所得利潤主要用作再投資於本身業務,以達到既定的社會目的,而非分派給股東。
註2: 詳文見於蘭開夏道 - 公務員活化活蹟? 不如先活化自己

延伸閱讀:
1. Social Responsoible Consumerism (SRC)
2. 攻打四方城: 社會企業
3. 發展社會企業 莫下緊箍咒

0

毒品測試與青少年吸毒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Monday, June 15, 2009 in


近日接二連三爆出青少年濫藥的新聞,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其中最具爭議性的一項相信是提出從立法的角度加以配合,對青少年實行「強制毒品測試 」來阻止毒害。
聽起來,我完全理解不到所謂的強制毒品測試與打擊青少年吸毒有何關聯。
避免在尚未了解事實前妄下判斷,特地google一下有關資料。

先撇開強制驗毒所延伸出的標籤和邊緣化吸毒青年、個人私隱和測試時會面對的困難等問題不談。
如果說政府是希望透過自願驗毒計劃揍出吸毒者,作為阻嚇式的手段,減低青少年吸毒意慾的話還勉強說得通。然而,偏偏在早前由律政司司長黃仁龍率領的青少年毒品問題專責小組所公布的報告內卻不斷強調強驗毒的目的,非為方便檢控,而是希望及早介入辨別吸毒者,以提供康復治療。
那麼,我們充其量只能說強制驗毒是戒毒治療及康復策略中重要一環,但這項補救措施所帶來的成效有多大呢?

至於中學校長會指出學校在識別濫藥學生時遇到不少困難,認為政府應盡快立法規定學校強制驗毒,還以醉酒駕駛中的酒精呼氣測試來作比喻。Oh my god,這是一個教育工作者該說的話嗎?
當初提出酒精呼氣測試,目的是對駕駛者起阻嚇作用,進一步打擊及遏止酒後駕駛和其他不當駕駛行為以加強道路安全。加上酒後駕駛是刑事罪行,會直接對社會和公眾的安全構成影響。
既然兩者有著本質上的分別,又怎能拿來相提並論呢?

事實上,青少年吸毒成因眾多,當中涉及個人心理成長、家庭關係、朋輩因素等,絕不會因為有強制驗毒風險而不吸毒。不用參考專責小組的報告,我們也知道青少年濫藥的問題,並不可以單靠立法規管而解決,而是需要透過不同層面的政策和教育工作去協助青少年遠離毒品。要有效地解決青少年濫藥的問題,當中的著眼點應該放在"為什麼青少年會吸毒?"再對症下藥。

然而,在去年底公布的青少年毒品問題專責小組報告上,卻沒有觸及問題的核心所在。
當中提及的策略性回應,內容空泛乏味;而所謂的建議又是千篇一律的諮詢和不時檢討,欠缺實際的措施或行動方案。在報告中不時提及「青少年吸毒問題十分複雜,與其他社會問題息息相關 」,但相關的建議則只是「有關政策局和部門在打擊青少年吸毒問題上須互相配合。合適的話,在推行有關政策的計劃時,應尋求更多合作機會(包括家庭事務青少年成長健康事務和青少年就業方面)」。Okay,我都知要加強相關政策範疇的合作推廣,但實際上要如何達致這個效果呢?
另一方面,對於一眾官員強調要加快推行的驗毒計劃,在報告內卻花很少篇幅交代驗毒後的支援服務的配合和安排。對於這個本末倒置的政策思考模式,不用說只會淪為另一個政治show。

不過,最諷刺的還是,當特區政府喊著不遺餘力打擊青少年吸毒、積極推動社會的關懷文化給予青少年機會和正面的影響。但基督教正生書院遷校卻遭梅窩居民激烈反對。當中更有居民在居民大會上嚴聲抗議道「我們不需要戒毒所,因為我們沒有人吸毒 」。
看來,要社會各界對年青一代伸出援手,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延伸閱讀
保安局禁毒處 - 青少年毒品問題專責小組報告
強制驗毒:治亂世,用重典
為何要青少年背負濫藥原罪?

0

給十年後的我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Wednesday, June 10, 2009 in
給十年後的我,

你好嗎?

十年前的我,剛好十八歲,從青少年跨過成年人的門檻;
可以考駕照, 可以抽菸, 可以合法地蒲酒吧;
那時候,總覺得自己能輕而易舉地考上香港第一學府,畢業後在中環的寫字樓打拼。很天真吧? 都怪電視劇集荼毒太深。

現在的我,又將踏進人生的另一個轉捩點。
在社會打滾了數年,剛實現了一個小小的夢想 - 獨個兒到印度旅行; 回來以後,卻好像失去了奮鬥的動力和方向。
對於工作與夢想,有點迷惘,不知何去何從。

那麼,現在的妳,又變成什麼樣子呢?

我很好奇,十年後的妳
還是把什麼事都藏在心嗎?
會常常生悶氣委屈自己嗎?
依舊是很容易相信別人嗎?
仍喜歡窩在Cafe呷著黑咖啡翻著雜誌?
和從前的好姊妹好朋友仍然有聯絡嗎?
終究有遇上對的人嗎?
已經擁有露台的單位嗎?
妳去了哪些國家?
完成了哪些夢想?

然而,我最想知道的是,你過得好不好、快不快樂?
是的,我一直也希望妳會過得幸福
享受著現在的生活,
帶著勇氣追尋夢想,
不在乎別人的眼光,
為堅持的一直付出。
對於妳目前擁有的一切,別忘了珍惜;
對於我曾作過的決定,不要感到懊悔;
雖然妳並不完美,但一定得誠實的面對自己。

倘若妳過得不如意,感到悲傷難過,
也請好好記著,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
好好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什麼樣的自己,
再為自己所追求的幸福而努力。
我知道,妳所經歷、所感受、所體會過的一路累積,
會帶妳走出陰霾,找到雨後的彩虹和陽光。

願妳比現在的我幸福。聰明。又美麗。
這是我對妳的祝福,也是對自己的承諾。


P.S.:無意中逛到Future Me的網站,心血來潮的給未來的自己寫封信。
雖然不能窺見自己的人生,但在未知的旅途中,卻能帶來小小的安慰和鼓勵。

0

W創作社 - 《小人國》第2集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Wednesday, June 03, 2009 in
官方網站

全新創作的《小人國》第2集再以嬉笑怒罵的喜劇手法,數臭「梗有一個喺你左近」的香港小人,繼續令你笑人之餘笑埋自己,感到別人可悲之餘亦覺自己可憐,雙重搞笑,雙重「哭笑不得」!



一向是W創作社忠實粉絲,然而自W創作社近年主力與明星cross over,興趣驟然大減。
直到《小人國》第2集,沒有偶像掛帥,回歸原點,從香港本土獨有現象文化出發; 加上向來對舞台劇不熱衷的好友也感興趣,才決定買票進場。

《小人國 2》分為十個故事,各自訴說現今香港小人的現象,總有一個能引起觀眾共鳴。
雖然偶爾有個別故事和場景過於胡鬧,內容又未夠尖酸刻薄,幸而整體而言,尚算能在題材與娛樂性中取得平衡。

有拿職場上篤人背脊博上位為題的"鬼妹仔現形記2之裁員風雲",梁祖祖扮演鬼妹仔Angelababy媚態盡現,亦順道拿現今o靚模大開玩笑;有戲謔高官言行和傳媒文化的"白蛇新傳";有傳神演釋香港師奶怕蝕底貪平的"超市喪「師 」";有道盡沉迷網絡社交的"囧樣少男少女",大炒Pet Soceity和潮語等年青潮流玩意。

當中印象最深的分別是"便利店員深宵實錄"和"卸膊天后Christine Law"。
前者以夜更便利店員遇著一個又一個的難纏客人影射城市人光怪陸離的行為 - 談論蝴蝶效應來宣洩工作壓力的打工仔、熱戀情侶打情罵俏分享私密經驗、受盡變態行為作大報復的夜更店員;行徑瘋狂又超現實,但著實香港怪人越來越多,不然又怎會有機場大嬸、巴士阿叔、三萬蚊港女和地鐵柱男等熱播短片呢?
後者由湯駿業演活客戶服務員「卸膊天后」Christine Law,生動諷刺了各大機構客戶服務熱線的質素 - 一大段的電話錄音指示、按鏈後永遠接駁不到客戶服務員、 刺耳的等候音樂、線路繁忙或訊號受干擾而被切斷查詢、手續煩複的終止賬戶申請;當中的場景令我感同身受又有切膚之痛。

至於壓軸的"基米高Bollywood落難記",乘Slumdog Millionaire熱潮,在Ending時大跳"Jai Ho",帶動全場觀眾一同站立拍和,算是驚喜之一。

0

台灣手信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Monday, June 01, 2009 in


想嘗了好久的寶泉日月燒,
超好吃的甜甜圈Mister Donuts,
造型可愛的甜甜圈膠台,
哥哥帶回來的手信,又讓我想念台灣了。

1

麥當當 Double再Double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Sunday, May 24, 2009 in


除左Double之外,麥當當仲可唔可以有其他新意?
雙層火腿扒漢堡
Double魚柳飽
Double足三兩
Double 新地

0

你快樂嗎?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Thursday, May 21, 2009 in
想問一句,你現在快樂嗎?

轉貼: 畢明 (廣告腦作總監/影評人) 蘋果日報專欄 - <你快樂嗎?>
時不時,會得訪問自己: Hey, how am I doing?過得怎樣?不是自戀,不是自慰,非自我沉溺,是自我搜尋。訪問自己是有益身心充滿維他命 H( happiness)的課外活動。
單對單,坦誠地,盡早裝好一個內窺鏡,打內線給自己的靈魂,看看自己最愛最憎最想最怕最冧最痛最煩最遺憾最高潮最在乎最過癮最放不低最避之則吉最風露立中宵的是甚麼;也不一定是「最」,總之揭開表皮外殼面對最真的自己,理解自己過得怎樣,確定整固修正完善自己的價值觀,認認這個人的人生和面相,因為做人最戇居的行為自欺欺人不是冠軍都一定是永遠三甲,而且你永遠不會快樂。

和自己對話,是另一種照鏡,人貴自知。
哲學家蘇格拉底名言:「人生中必須完成的一個使命:認識自己(Know thyself)。」
包括認識自己的無知低能不足欲望渴求底線貪嗔癡。

■ 2004年最快樂的也是丹麥
你快樂嗎?你有享受過昨天你所做的一些事情嗎?你有為你昨天做的一些事情而自豪驕傲嗎?你昨天有學到甚麼嗎?你昨天有被人尊重地對待嗎?每天追趕跑跳,上班下班戀愛做愛吃飯社交消遣囫圇吞棗地生活,得過,且過,又一 day,有沒有留一點空隙給自己,想過上面的問題?

那是今年 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調查那兒是世上最快樂的地方時給被訪者的問題。
快樂,很難量化計算,但通過一些問題就會現形,結果顯示,人間天堂一二三位分別屬丹麥、芬蘭、荷蘭。歐洲多國雄霸十大,但有加拿大和紐西蘭佔第 6和 8位。甚麼令人快樂?富裕、就業肯定有份,但富貴不一定 happy誰都知,美國人遠比紐西蘭人有錢,但後者快樂得多。原來"Work-Life Balance"是重要因素,都話"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做到嘔電的地方如日本、香港、美國,拿快樂與金錢妥協,賠掉的比賺到的多,悲哀是太多人以為輸少當贏不快樂而不自知。丹麥人重視舒服親近的社交生活,丹麥語'hygge'即親密而自發的聚會,經常無事常相見;香港人相約「度期」吃飯小聚永遠難過生仔恕難陪聚,不是窮得只剩錢卻是忙飽無心飢,朋友、生活都不要了。只有在 facebook上神經質地偽社交。

又係丹麥。去年的 World Values Survey,也得出丹麥是世上最快樂的地方,指其民主、社會平等及和諧氣氛令人民安樂滿足,統籌有關調查的美國密歇根大學政治學家英格爾哈特( Ronald Inglehart)說: 「一個國家是否快樂不一定與經濟狀況有關,卻與國家邁向民主化,社會對少數族裔、弱勢社群及女性群體的容忍度上升有關……決定快樂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們有多大自由去選擇如何過自己的生活」, Yes!喜歡扮代表的曾姓大叔,經濟好不是大晒的。(自由選擇生活那句則請喜歡打功夫那個武打大叔咀嚼吓吧)

人生是避苦尋樂,達賴喇嘛都說"The purpose of our lives is happiness"。
可能,有了快樂,要受佛家所言人生八苦的人才願意慢死。

丹麥、芬蘭、荷蘭,我的快樂路線圖是先多吃丹麥曲奇、丹麥光雞、多沖芬蘭浴、多喝荷蘭水,然後今年又到彼邦 download其快樂的空氣,補一補。

1

進念通識劇場 - 香港電視終極檢討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Wednesday, May 13, 2009 in

官方網頁

為迎接「即將舉行」但又只聞樓梯響的無線亞視兩台牌照中期檢討公聽會,進念特別搜羅全城獨家猛料,率先加料炮製最全面、最貼身、最熱爆的《香港電視終極檢討》,為大家披露香港電視生態最真實、最赤裸、也最荒謬的一面。


整個劇目只有短短七十分鐘,當然未能深入地探討本地電視的各種現象和剖析固中的成因。所以,導演選擇用歌曲和錄像提出當中的現象,拋出一個個的問題,旨在引起觀眾的興趣作深入了解及反思 。

Channel 1 《無線你鬧咗未?》
或許是愛之深,責之切; 網上討論區常看到不少人狂轟無線劇集不好看,劇情不合理又多穿崩鏡頭,然而其收視依然長紅。
擺明車馬抄外國劇集不要緊,但永遠只抄其背景與職業,內容與劇情發展均同出一轍,名副其實的換湯不換藥。無論職業係醫生侓師警察定鑑證人員,劇情依舊離不開三四五六七角戀、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熟口熟面的對白如「當你睇到呢封信既時候,我已經去左一個好遠既地方」、「係佢害死你阿爸架!」、「你走左以後就唔好再返嚟!」翻炒再翻炒,宜古宜今,難道是資源循環再用?
至於節目編排,外國的電視台都是用Vertical Programming,但偏偏香港的電視台都是HorizontalProgramming,在週一到週五同一時段播放相同節目,養成觀眾的收視習慣。而在黃金時段播放劇集,目的是也是吸引固定的收視族群以錄得持續的收視。再看一下無線的節目表,一天廿四小時,竟然播放了九套電視劇集(其中有六套是重播),而所謂的文化節目卻只能排在星期日的早上八時播放,究竟是香港觀眾只對劇集娛樂性的節目有興趣? 還是電視台間接扼殺了我們的選擇?

Channel 2 《亞視你睇過未?》
為甚麼亞視慣性必敗,又永遠死極死唔去?
可以肯定的說,亞視近期最好睇的,一定要數「王維基十二天風雲變色」。張永霖與王維基入主亞視後,花邊新聞不絕,劇情峰迴路轉,肯定比無線劇集內容更精采更緊湊,無怪乎連志雲大師也要分一杯分羹邀請王維基作深情剖白話。實情未必誇張如劇中人物所說,上一次睇ATV是在無線新聞。那麼亞視的失敗,是因為它定位為中央台,還是香港人真的對無線一往情深此志不渝?
如果收費電視節目頻道也有其市場價值時,為什麼亞視卻偏偏走不出這個困局? 要扭轉劣勢,大可以彷效內地電視台走新聞、資訊和訪談節目路線的,只要節目做得有深度,相信也能吸引觀眾青睞; 不然,購買外地劇集以降低營運成本也是可行路線,只是在採購與市場觸覺方面便要多下苦功。緃使不能起死回生,也總比在星期六晚上播放過氣鐵金剛系列好。
換個角度來看,亞視長年積弱,股權幾度易手也未見起色,既然收視慣性已成定局,與其讓亞視白白浪費大氣電波,為何政府不收回牌照再重新招標?

Channel 3 《甚麼是電視政策?》
為甚麼明明兩個電視台節目製作馬虎質素日下卻仍然能夠一次又一次通過檢討然後輕鬆續牌,安穩邁向五十年不變?
現時本港的電視服務牌照分為四大類,一是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 (無線和亞視); 二是本地收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 (有線電視、電盈媒體和無線收費電視); 三是非本地電視節目牌照 (如: 鳳凰衛視、美亞電視等); 四是其他須領牌電視節目服務牌照 (即是目標觀眾少於5000個家庭住戶或酒店住房的電視節目服務) 。頭兩類的牌照是由行政長官及行政會議發出,而當中免費電視節目服務最普及,對社會的影響力也最大,因此政府對此類版照的監管最為嚴格。
那麼作為監管機構的廣管局,到底是基於那些因素確保亞視的財政穩健,有足夠的資源拓展業務,開展高質素且多元化的節目呢? 歸根究底,問題還是出於廣播政策的不完善。
廣管局共有12名成員,全部皆由行政長官委任,然而成員當中卻缺乏資深傳媒工作者。本來,由外行領導內行來執行政策也不是問題所在,錯就錯在制定及檢討廣播政策的人員也沒有相關知識。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還可以相信廣管局可以為我們提供高質素的廣播嗎?


作為傳媒或創意產業的工作者,從來都是supply create demand,但現今兩間電視台都以照顧股東和廣告客戶為要務,相反有關的社會責任或各階層人士的需要則完全被忽略,怎能不讓人汗顏?

延伸閱讀
沒有競爭的日子 — 從亞視風雲看廣播政策失效
倘若亞視停播
編輯室手記:從亞視風雲邊緣處外望檢視 修訂版本

0

再見不再見 Goodbye but Goodbye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Friday, May 08, 2009 in


官方網頁

生命中有多少次我們沒有好好的說一個再見
又有多少次我們說了再見後卻沒有真的再見

關於過去 我們回味 我們沉溺 我們逃避
到了最後 我們忘記


當初被這個劇目吸引,是因為單張上的這句說話 - 「陸詠端, 一個從來不和別人說再見的怪人」。
說真的,我並不喜歡說再見,特別是離別的場面。 本來就多愁善感的我,最不善於跟人道別,太難為情的說話我開不了口,太乾脆的話又好像有點冷漠。
偏偏,我們的人生卻總是逃不開離別。

<再見不再見>說的正是一個關於成長,關於道別和回憶的故事。
因為一個久違的名字,故事內的主角陸詠端翻開了封塵的回憶 -
跟好朋友一起成長經歷分享的甜酸苦樂;
第一次跟摰友道別的不捨;
第一次為夢想而奮鬥;
第一次面對生離死別;
到最後,她在回憶中重新找回了自己。

陸詠端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人的黑暗面 - 自私、愛妒忌、不誠實、愛說謊。
沒有人是完美的,但是,唯有當我們勇於誠實地面對自己的軟弱,才能繼續大步向前走。
縱使人生有太多我們不能控制,卻又逃避不了的無奈,但其實路一直都在。

回想起來,生命中出現過不少道別的場面。
有些人離開了卻沒有再回來,我們會後悔會傷心會難過; 有些人進進出出,我們卻從不曾注意他們的存在。
然而,到後來我才明白,人生就像一個循環。生命中不繼的得到和失去,就像日與夜的交替; 躲不過,也避不了。
每一次的再見,都變成我們珍貴的回憶,讓我們審視自己,重新起步。

感動我的,除了故事,還有簡單清新的舞台設計和出色的幕後班底。
最後一幕,陸詠端檢視著一張張回憶的「海人」拼圖,縱橫交錯,藍的白的,很漂亮。
另外,當然不得不讚的是彭秀慧精湛的演技,透過其肢體動作和聲音的轉變,便能演釋出女主角不同年紀的神態,難怪能憑此劇摘下舞台劇獎最佳女主角獎(喜/鬧劇)。

謝幕後,銀幕上剪輯了一段不同觀眾有關再見的故事心跡,配上為3rd Run特別而作的新曲Goodbme,很感人。

Goodbye - 是告別,是再見。是結束,也是開始。
May god be with me, and with you all.

0

早餐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Sunday, April 26, 2009 in


一天內吃了三次早餐,感覺很滿足。
KFC的蜜蜜鬆餅, Pumpernickel的Honey & Almond Toast, Flying Pan的Silveroad Pancake with Berries.
甜甜的,曖曖的,吃進肚子裡都是幸福的味道.

1

The 33rd Film Festival Part 5 - 從印度到中國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Saturday, April 18, 2009 in


從印度到中國 Chandni Chowk to China
導演: Nikhil Advani
國家: 印度/ 美國
年份: 2009
官方網站

美國荷里活是全球最大電影出口王國,而年產近千部電影的寶萊塢則是最強的內銷中心。當這兩
大電影夢工場携手合作, 又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從印度到中國》正正是第一部由荷里活投資及製作的寶萊塢動作歌舞喜劇。

故事發生在印度德里的Chandni Chowk,一名整天夢想出人頭地的廚師Sidhu,閒時最愛求神問卜,偶然被兩名遠道從中國而來的村民認定為古代勇士劉勝,在神棍Chopstick推波助瀾下,Sidhu遂跟隨村民回中國小鎮。起初,Sidhu誤打誤撞下擊退了惡霸Hojo的手下,然其老襯底不久被揭穿,Hojo便在眾人眼前殺害其父親以警效尤。猶幸Sidhu被失憶武林高手Chiang所救,更拜他為師,經刻苦學藝磨練功夫後,終成功打敗Hoj,還讓其夢中情人Misss TSM (Tele Shoppers Media) Sakhi跟失散多年的妹妹Suzy和父親重聚,抱得美人歸。

故事橋段熟口熟面,像極八十年代香港的功夫片: 主角心高氣傲或運滯遭暗算,遇上沉重打擊,最終苦練奮鬥打敗奸角復仇成功。然而,片子加入其他大量元素 - 寶萊塢的拿手歌舞場面、Crossover中國的功夫和電影及笑位等,令影片的可觀性大大提高。其中,最驚喜的是TSM所推介的搞怪產品竟能在主角身陷險境時大派用場 - 腳帶DanceMaster G9、多國語言翻譯閃石耳機、糊椒噴霧香水和刀鎗不入降落雨傘,令全場觀眾捧腹大笑。另外,導演也在多個場面向華語大片致敬 - 《滿城盡帶黃金甲》的紫禁城歌舞、《色戒》的上海旗袍女郎、《功夫》斧頭幫的黑衣幫等,更添親切感。



不得不提的是,片中女主角Deepika Padukone一人分飾兩角: 活潑佻皮又感性的明星姐姐Sakhi和冷豔高傲的殺手妹妹Suzy,竟能把兩個性格迴異的角色演繹得同樣出色; 一冷一熱的同場演出,差點讓人分不清是同一個演員, 化妝造型也應記一功。個人較偏愛她作Suzy的打扮,更能突顯她精緻的五官和的完美的身軀,美艷到不行。回家後翻看資料,才知道她便是《Om Shanti Om》的女主角,難怪這麼眼熟。

抱著娛樂的心態去看,《從印度到中國》應該不會讓人失望。
單單是全球第一部獲批在長城拍吊威也特技的電影已經夠瞄頭。


1

The 33rd Film Festival Part 4 - 赤色風暴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Friday, April 10, 2009 in



赤色風暴 The Baader Meinhof Complex
導演: 奧利艾杜
國家: 德國
年份: 2008
官方網站 (英文)

此片由《希特拉的最後12夜》監製Bernd Eichinger擔任製片及編劇,改編自Stefan Aust所著的同名作品,故事圍繞著激進左翼恐怖主義組織Red Army Faction (簡稱RAF)冒起的經過,描述了1960年代末西德的學生運動到1977年德意志之秋 (German Autumn)十年間所發生的重大事件。對白根據當年的錄音寫成,影片中也加插了大量相關的新聞片段,把這一段歷史完整地呈現在觀眾眼前。

電影由1967年伊朗國王與皇后訪問柏林,學生不滿上街抗議,在警察以武力鎮壓其間,一名學生被警察槍殺而牽起序幕。 當時,西德是一個僵化政府,年輕學生急欲找尋新的出口宣洩主張,他們批判自己父母在國家社會主義下的態度,又對資本主義和制度感到疑惑; 加上美國的人權運動及越戰造成的反美情緒,眼見傾美的政府出兵加入越戰,這些行為促使年輕學生走上街頭。

1968年4月11日,學運領袖Rudi Dutschke在發表演說後被反共份子暗殺。而RAF的其中兩名核心人物Andreas Baader和其情人Gudrun Ensslin則決定以更激烈的手段 - 於法蘭克福兩間百貨公司縱火,抗議美國在越南發動戰爭。當時在左翼月刊Konkret任職記者的Ulrike Meinhof,因採訪的關係結識了二人,後來更利用其身份協助Baader逃獄,亦是RAF組成的雛型。

1970年6月至8月間,一眾RAF的核心成員到約旦接受軍事的遊擊特訓。返回西德後,他們的首個行
動便是搶劫銀行,以展現他們的目標 - 生活基礎的完全平等。直到1972年,他們的行動變得更激進及暴力,開始在警察局、法院和出版社放置炸彈攻擊,其中涉及平民的傷亡。同年6月,Andreas Baader等人逐一被逮捕。於等候審訊其間各人被單獨囚禁,RAF五名主要成員發起絕食抗議行動,眾人的訴求亦因Holger Meins在獄中死去而得到回應。

與此同時,其追隨者的行動開始轉為地下,形成了第二代的RAF,他們策劃一連串綁架和謀殺政要
官員及經濟界人物的行動。1975年4月24日,發生了斯德哥爾摩人質挾持事件,六名RAF成員佔領了斯德哥爾摩西德大使,要求釋放被囚禁的領導人。由於炸彈意外爆炸,以致整齣人質挾持事件以血腥悲劇收場。1976年,法庭審判正式開始,Ulrike Meinhof和Gudrun Ensslin間的關係漸趨惡化; 同年5月,Ulrike Meinhof於獄中自殺,而她的死則被渲染成秘密處決,以求引起社會間的關注及同情。

1977年,RAF的活動達致最高潮,由於其猖獗的活動,導致了聯邦德國發生了大規模的社會危機,
史稱德意志之秋。 該年9月5日,聯邦雇主聯盟的執行長Hanns Martin Schleyer在科隆遭到綁架,並有四名隨行人員被射殺。經過五個多星期的周旋,綁架者的訴求落空。在同年10月13日,得到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的PFLP的協助,RAF騎劫了一架載有86名乘客的Lufthansa 波音747客機,再次要求政府釋放RAF的成員。客機輾轉飛行了數個城市,於18日降落於索馬利亞後,被德國特殊反恐部隊GSG-9闖入並成功營救出所有人質。被囚禁的RAF成員知悉消息後,於當天晚上在獄中集體自殺。而電影亦在綁架43天後Hanns Martin Schleyer被撕票後而告落幕。

影片真實地反映了德國戰後歷史的重要一頁,編劇刻意避開為RAF的行為落下任何批判性的標籤,
僅僅以平實的手法交代事件。在電影前半段,我們看到的是一群滿懷理想搞革命的青年人,希望透過自己的聲音來改變社會不公平的現象。然而,當他們開始運用暴力和渲染事件煸動人民情緒作為政治工具時,一切亦慢慢變質。最後,他們不但與當初的理想背道而馳,也毁了自己。

看畢此片後,我不禁反問,當政治運動變成戰鬥,也變得獨裁時,為什麼仍然有人盲目地去追隨?
是被無可求藥的革命浪漫主義沖昏了頭腦,失去了判斷能力? 還是迷失了在滿腔的義憤填膺中,
給憤怒或仇恨蒙蔽了眼睛?

By the way,此片將於4月16日作正場上映。

延伸閱讀
Der Baader Meinhof Complex - Baader Meinhof情結
Der Baader Meinhof Komplex, 叢結, 未竟的歷史
The Baader-Meinhof Gang at the Dawn of Terror

1

The 33rd Film Festival Part 3 - 陽陽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Tuesday, April 07, 2009 in


陽陽 Yang Yang
導演: 鄭有傑
國家: 台灣
年份: 2009

這是一個有關尋找情感和身份認同的故事。

電影以田徑場為背景,講述中法混血兒陽陽的成長故事。
她熱愛田徑,卻屢次敗給由死黨變為姐妹的靖如;
她愛上學長,卻只能用3小時換來一刻溫存;
她是中法混血兒,卻不會講法語;
不是別人所期望的樣子,讓她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經歷過跌跌撞撞後,陽陽在戲中戲找回自己。
最後,她再次回到熟悉的田徑場上,重新起跑。
追尋的道路或許黑暗,或許顛簸,但最終還是會看到曙光。

導演鄭有傑特地採用了不少Handheld及特寫鏡頭拍攝此片,讓觀眾更能捕捉角色的神態和表情,呈現出最真實的情感。
而電影中所提及的身份認同,不一定只發生在年青人身上。
在現今社會,全球一體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卻日益疏離。
於是,每個人都在努力地尋找屬於自己的身份。

1

The 33rd Film Festival Part 2 - 緬甸起義 - 看不到的真相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Monday, March 30, 2009 in


緬甸起義 - 看不到的真相, Burma VJ - Reporting From a Closed Country
導演: 安德斯奧斯泰格
國家: 丹麥
年份: 2008
官方網頁

緬甸,一個少數仍舊是軍政府國家。
2007年9月26日 - 一個緬甸人民不會忘記的日子,透過一群不畏嚴刑峻法的青年,冒著生命危險拿著手提攝錄機,把這個封閉國家在該段期間所發生的事情一一如實記錄下來 - 街頭上的人民生活、僧侶上街的抗爭與鎮壓現場。

導演捨棄了一般傳統紀錄片以訪探及真實片段穿插的方式來處理此片,反而是透過重建影像,讓Democratic Voice of Burma (簡稱DVB) 民間記者Joshua親自描述在2007年9月在緬甸的反軍政府示威,令觀眾能以第一身的方式去觀看及感受在緬甸所發生的Critical Moment。就個人而言,這樣的處理手法更能增強影片的感染力。當我透過鏡頭看到Joshua和其他身在前線的民間記者的電話對談,情緒也不自覺地被牽引著,也確切地感到那緊張的氣氛在空氣中瀰漫著。

說真的,身處在安逸的香港,很難想像地球上的某一角,有人為了權力和利益,可以屠殺自己的同胞。所以每一次當我看到同類型的事件或影像,總是不能自制地感到悲傷。我痛恨著那些麻木不仁和被權力沖昏了頭腦的執政者,以扭曲事實和人性的方式去遮掩血淋淋的真相。就如同電影內,DVB拍得的影片流出海外播放時,將軍的發言人在國內的電視台即力斥有關片段為偽造的,又批評外國傳媒報道失實。而同一時間,軍方即大舉追查片段的製作者,任何持有攝影器材的人民均會被盤問,就連日本通信記者長井健司亦在鎮壓中被近距離開槍射殺。如同製片人在電影播映後的問答環節中提及,DVB在拍攝這些真貴的片段時,緬甸政府也同時記錄下示威的情況,好讓往後能抽出動搖他們的地位的異見份子。

電影內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不是軍方鎮壓手無寸鐵的僧侶和學生,反而是Joshua與他姊姊在僧侶在深宵被搜捕後的電話會談,對話中Joshua提及在這樣的抗爭中,流血是無可避免,而唯有犧牲才有改變現狀的可能性。這樣的情況是多麼殘酷,卻又是真實的寫照。回顧過去,在世界各地的和平抗爭中,有多少次是能夠換取勝利的?

歷史總是不停地在重演著,1988年緬甸大規模的民主運動被鎮壓,至少3000人被殺害; 而相隔19年的2007年,死亡人數未能獲得証實,估計超過一百人。
眼前是說不出的未來,但希望仍在。
一個人的力量或許不能改變現狀,但只要堅持下去,總會有曙光。就像Joshua一開初曾質疑緬甸民主之聲所拍下的片段能有什麼作為一樣,最後碰上此片的製作人把片段重組並製作成電影,讓他們的聲音能給傳播往世界各地。

P.S.: 想不到會偶遇多年不見的朋友,作為新聞從業員的你,看完這片時的感受應該更複雜吧?
另此片已被HBO購下板權於美國播映,而製作人亦希望能把它製作成DVD發行。

延伸閱讀
Burma VJ Trailer
維基百科 - 2007年緬甸反軍政府示威
緬甸紅潮 (專事文章)

0

Audio Technica ATH-SJ1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Sunday, March 29, 2009 in


換了新的耳筒,不知道它又會陪伴我多久呢?

1

The 33rd Film Festival Part 1 - 艾莉的小秘密 , About Elly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Saturday, March 28, 2009 in


艾莉的小秘密 About Elly
導演: 阿斯加法哈迪
國家: 伊朗
年份: 2009

談起伊朗,除了邪惡軸心國、《我在伊朗長大》和穿黑袍、戴頭巾的女人,還會讓你想到什麼?
今年HKIFF觀看的第一套電影便是由伊朗導演Asghar Farhadi執導的《艾莉的小秘密》,此片更在本屆的柏林影展內勇奪最佳導演銀熊奬。

電影以一個美好的假期作為故事開首,三個家庭聯同定居於德國多年的Ahmad和受邀前來的幼兒院老師Elly前往海邊渡假。於旅途上,Sepideh落力地撮合剛離婚的Ahmad和Elly。而碰巧預定的渡假屋出了問題,Sepideh更騙說Ahmad和Elly是新婚夫婦,以換取留宿於海邊的廢屋。然而,這一個小小的謊言,卻帶來了往後的悲劇。

電影前半段主要著墨於交代一眾人物的關係,一夥人在廢屋內收拾、熱鬧地玩樂著,氣氛甚為愉快融洽。然而,隨著第二天小孩遇溺和發現Elly的失踨後,電影的調子變得陰沉,營造了懸疑的氣氛,而真相亦透過一眾人的衝突角力、謾罵和謊言給逐步揭開。在Elly失蹤之初,眾人心急如焚,陷於自責和疚咎之中,而遇溺小孩的父母更為此而鬧得面紅耳赤。直至,眾人開始懷疑Elly一聲不響獨自跑回Teheran,亦要向Elly家人交代事件,人性的陰暗面便顯露無遺 - 互相指責推卸、極力撇除責任關係。電影的結局,Sepideh用另一個謊言來了結事件。

忘了在那裡聽過,說一個謊,就要用更多的謊來圓第一個謊。就如同電影內的Sepideh,最後還是選擇了用謊言去面對Elly的家人,相對於一個生死未卜的女子的名聲,似乎還是個人的名聲及自身安全較為重要。然而,我相信代價卻是無盡的自責和終身背負著這個謊言而活吧。而她的選擇,讓我回想起Ahmad跟Elly談及妻子離婚時所說的一句話"It's better to have a sad ending instead of endless pain".

電影中的Elly手持LV包包,相信是出生自富有家庭,卻依然逃不出根深柢固的社會傳統和規範,縱使她與家人都不喜歡她的未婚夫,也只能一直噁忍著。對於伊朗的社會傳統和文化,本人認識不深,為此還特地google了一下,卻找不到相關資料。所以,對於電影內觸及的文化未有更深體會,但卻讓再暗自慶幸出生在男女平等的香港。

69

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收錯愛情風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Sunday, March 22, 2009 in


電影改編自 編劇和顧問合著的暢銷小說 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故事圍繞五個20-30歲女性的愛情遭遇,再從中探討男女在愛情上面不同的觀點。

電影以小女孩從小給灌輸錯誤的愛情觀念為序幕 - We are all programmed to believe that if a guy acts like a total jerk that means he likes you,再透過片中角色的故事,帶出許多女生對男生訊息的誤解,來讓觀眾們認清事實 -
If he's not calling you
If he's not sleepig with you
If he's not marrying you
If he's sleeping with somelse
Then 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說穿了, 其實所有善意的安慰都是bullshit。
而再漂亮的藉口,終究也只是一個藉口。
不要自欺欺人,有時候認清事實,move on。
因為在愛情中。無論是男女,只要對方是the one,就會想讓對方快樂。

個人最喜歡的一段,是對愛情積極卻又常誤解男生signal的Gigi和情場老手Alex。雖然此段故事的結局有點落入俗套,但他們二人的互動和對白卻令我感受最深。看畢以後,我多希望自己有一個像Alex這樣的愛情顧問,在他面前可以暢所欲言地談及自己的煩惱,而他又不會像女性朋友般顧及我自身感受,能夠不留情面地指出問題的核心所在。

而作為一部愛情喜劇,電影的結局當然離不開Happy Ending。
就如同影片的介紹,"就在這些不同的愛情故事中,有人得到了圓滿的Happy Ending,也有人離開了原來的愛人。但是所有的人都還是在不同的際遇,在每個世界的角落繼續下去追尋愛情。"
圓滿的結局,不一定是王子跟公主Live Happily Ever After,而是不浪費時間在錯的人身上。

"We're each the exception to someone, but just not to everyone. Basically, you will be the exception, eventually, if you find the right person - the person you're the exception for and he or she is for you. But only if you first consider yourself the rule."
節錄自官方網站的Production Notes

P.S.:個人還是不太喜歡中文譯名<收錯愛情風>

延伸閱讀:
官方網頁
He's Jut Not That Into You男主角消遣10大愛情經典老梗
阿樂的電影筆記
I'm a Queen

0

Happy Birthday to Cherry @ 2009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Saturday, March 21, 2009 in


雖然趕不上在你生日的第一秒鐘跟你說聲"生日快樂",但還是很高興能跟你吃今年的第一個生日蛋糕.
願大了一歲的你在這一年少發呆、常微笑、不鬱悶、要開朗、很樂觀、好心情、極甜蜜、超快樂、超幸福!
~祝你~☆生日快樂☆

0

星期日檔案 - 港男.講女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Saturday, March 14, 2009 in


同一天內,數個朋友也跟我提及三八婦女節當天所播出的星期日檔案 -「港男.講女」。
那天晚上,我剛好看了下半節。
「港女」這個話題,其實早已在各大媒體或網絡上有過熱烈的討論,節目內的言論也不算到位,卻依然能把這個話題又再炒熱。

看完以後,只有點啼笑皆非的感覺。
男人一方面埋怨女孩子刁蠻任性祟尚物質主義「公主病」,一方面又繼續縱容溺愛。
所以,我總是說,「一個願打,一個願捱」,沒什麼好埋怨。

0

關於朋友 II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Tuesday, March 10, 2009 in
上星期收到好友的來電,她說的事情,我用了一個星期來消化。

因為是好朋友,所以我不想勉強。
或許,你思考你遲疑你停下腳步,等待一個引爆點。
接著,宣告大家不再適合當朋友。
然而,都是認識這麼多年的朋友,
難道連直接告訴對方都不願意嗎?

我不知道當中有沒有誤解的存在,
所以,你沉默,選擇缺席。
就這樣,把一切扔進抽屜裡。

還是,你只是單純地覺得,
相比起維繫一段過去式的情誼,
倒不如把一切歸零。

當然,說到底,你有你的原委。
可是,我還是有點難過。

忘記了是誰人跟我說過,
生命中有不同階段的朋友進進出出,
但我們總是只用回憶來懷念舊朋友,
時間越久,友誼慢慢就淡了,
所以身邊總是新朋友比較多。

然而,有些朋友雖然無法跟你分享日常軼事或工作上的苦惱,
大家不常見面,也不一定是無所不談,
卻是真的關心著你。
而且,你知道,當你需要她的時候,她再忙都會在。

2

第三十三屆國際電影節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Friday, March 06, 2009 in
1. 天水圍的夜與霧, 香港 - 3/22 (日) 21:45
單純係錯手買多左飛, 不然這麼大路的片子, 留待正場再看就好了.
2. 艾莉的小秘密, 伊朗 - 3/23 (一) 21:30
3. 緬甸起義 - 看不到的真相, 丹麥 - 29/3 (日) 12:30
總得挑上一套紀錄片
4. 愛情回水一日遊, 南韓 - 3/31(二) 19:00
全度妍 + 前年即興家庭導演新作
5. 最熟悉的陌生人, 英國 - 4/2 (四)
6. 虛擬虛憶, 加拿大 - 4/5 (日) 21:00
7. 逃情熱那亞, 英國 - 4/8 (三) 19:15
情慾九歌導演新作
8. 赤色風暴, 德國 - 4/8 (三) 21:30
9. 從印度到中國, 印度+美國 - 4/10 (日) 18:00
Bolloywood式的舞蹈場面係中國長城出現,應該好有睇頭.

選片準則, 從來都是由心而發.
只是, 今年在選片時也特地挑了不同國家的影片, 就像伊朗和丹麥的片子.
且看, 能否把這九套片子都看完.

第三十三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官方網站
香港國際電影節網上筆記連線

1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Friday, February 20, 2009 in


潮語堂﹕囧
「囧」,音(gwing2,同「炯」),本是「皓明」、「明亮」的意思,但這個本義在網絡世界上則完全不適用。由於「囧」的字型活像一副眼眉下垂、張口結舌的臉孔,於是中、港、台的網民都樂於以「囧」來表達「無奈」、「驚恐」、「可憐」等不同意思。「囧」一直都只用於網絡文字上,沒太多人注意其讀音,但去年「囧」卻熱得令人不得不將它搬到嘴邊使用,例如香港人愛用「囧樣」去形容一臉無奈。在傳媒的推波助瀾下,藝人胡杏兒更成為公認的「囧樣」代表。
在台灣,電影《囧男孩》就用了「囧」來作電影名稱。所以從今天起,我們又怎能不懂「囧」字的發音呢?
轉貼自: 明報通識網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


多謝狗兄的手信. 不過, 我都唔係囧樣.

0

敗犬女王預告 - 印象篇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Wednesday, February 11, 2009


所謂敗犬 泛指已過適婚年齡
還是單身的女人

即便 她美麗又能幹
她生活OK 品味絕佳
她工作OK 所向無敵

只有在那一刻
她覺得 不太OK

她單身
但她擁有在雨中奔跑的勇氣

誰說單身就是敗犬
在我心裡妳是女王

0

個人心水食店 (旅客版)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Wednesday, January 14, 2009 in
最近,工作清閒得很。上Facebook、睇Yahoo新聞同Youtube都嫌悶既時候,只好上討論區來打發時間。其中,最常到訪的是背包客棧,在查看旅遊資訊時,亦順道解答一下打算到香港自助遊朋友的疑問。綜合了不少人的訪港行程,得出以下十家熱門食店:
酒樓 - 蓮香樓、鏞記、潮樓
茶餐廳 - 蘭芳園、金鳳茶餐廳、澳洲牛奶公司、澳門茶餐廳、翠華茶餐廳
小吃 - 泰昌餅家
甜品 – 義順牛奶專門店

整個名單最令我訝異的算是沒什特色的澳門茶餐廳。剛開業的時候,它的豬扒包和葡撻也做得不錯的,但現在的水準已大不如前。
而另一方面,在香港生活了廿多個年頭的我,竟然從沒有到訪過當中的蓮香樓、蘭芳園和金鳳茶餐廳,看來找天要去嘗一下。

如果讓我推薦給旅客的話,名單應該如下:
最具香港特色的,當然是茶餐廳。個人選的是位於油麻地的美都餐室和翠華茶餐廳,前者的裝修保存了半個世紀,充滿懷舊色彩; 後者是連鎖式經營,一向的水準也不俗,個人最愛的是它的奶油豬仔包。
而茶樓點心也是香港有名的美食,蓮香樓屬「賣少見少」的舊式茶樓,到現時還保留著傳統的點心推車。美心皇宫的點心也不錯,價錢相宜亦有水準。
大牌檔的話,我會選廟街的興記煲仔飯和北角街市內的東寶小館,兩者各有其風味。
不可遺忘的還有我至愛的雲吞麵,剛入選米芝蓮的何洪記是首選; 而另一熱門牛腩麵,九記牛腩和大利清湯腩都是我的心水之選。
至於甜品,選擇真的太多,新式甜品店我會選滿屋甜品,可惜它在銅鑼灣的分店已結業。舊式甜品如芝麻糊、杏仁露雖不是我杯茶,但西環的源記有百年歷史,口碑和味道也有一定保證。
當然,不可不試的還有一眾街頭小吃如咖喱魚蛋、煎饟三寶和雞蛋仔等等。
想了一下,才發現香港好吃的小店真的很多。

By the way,現在的我終於明白為什各大討論區或Yahoo知識有這麼多熱心的網友回答問題。如我同事所言,you can't imagine such a life before you are actually in it.

0

鍵出你的2009

Posted by 小小小熊貓 on Wednesday, January 07, 2009 in


每年農曆新年將至時,總是會收到一大堆朋友轉發過來的來年星座或生肖運勢。
而今年,最早收到的竟是誠品網絡書店的Newsletter。
運勢內容有多準確是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2009年我理想假期真是"背包客遊覽世界".

誠品網絡書店 - 鍵出你的2009

Copyright © 2009 小熊貓遊樂園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by Laptop Geek. | Bloggerized by FalconHive.